纯电动车或是一场灾难
2022-08-31 15:20:12 创始人 0次 我有话说

作为国家“3060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是毋庸置疑的。但从近年来电动化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看,如果政策不做适当调整或将导致产业的灾难,甚至祸国殃民、贻害子孙。

首先是纯电动车真的能减碳吗?这个争论从一开始就存在,今天这个问题尤其值得以更加科学的态度进行评估。持电动车并不减碳观点者认为,我国的电力中70%是火电,即国际上被公认的脏电。那么纯电动车保有量越多,使用脏电越多,这明显有悖于我国“3060战略”方向,结果是增碳而不是减碳。持电动车环保观点者认为,电动车没有尾气污染,没有碳排放,所以环保。

或许正是因为基于对这种争论的思考,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先生在8月26~28日举行的第四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2)上提出:“建议继续坚持‘绿色、协调’等新发展理念,持续加大节能减排的整体力度;将现行的‘双积分’政策调整为‘碳积分’政策,积分直接与‘碳排放’挂钩,从考量电动车与燃油车的‘量’,转变为关注产品更少碳排放的‘质’,鼓励企业推出既节能减排又受用户欢迎的产品;政策的支持范围,从产品端向研发端、制造端、使用端进行扩展,包括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低能耗、更高能效的技术和产品,鼓励企业新建或改建绿色工厂,加大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力度,实现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减排。”显然,陈虹先生关于“碳积分”的提法比不考虑实际碳排放的“双积分”更科学,更符合国家“3060战略”方向。

图片

其次,目前电动车的自燃率太高,已经达到质量失控的程度,给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了威胁。前不久,林志颖驾驶特斯拉失控,撞击后爆燃的视频触目惊心,电动车让一些消费者谈“电”色变,重新思考要不要买电动车的问题。孙金华(欧盟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引述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相关人员的介绍:“根据我们接近800万辆的‘纯电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计算,着火概率大概在‘万分之三’左右(0.03%+)。”如此数据表明,我国的纯电动车尚不成熟,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造成这么高的自燃率。当然,有传统车企领导认为自己为这个数字背了黑锅,因为他们的车没有发生过自燃。换言之,我们是不是要把一个不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如果是个别厂家的产品导致这么高的自燃率,那么有关部门是否应该介入调查,通过责令召回、整改等措施,把纯电动车给社会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图片

第三,电动车和燃油车的发展规律是相反的,不能用燃油车的发展规律去看待电动车。此前,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抱怨说,我们在给电池厂打工。在第四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陈虹大声疾呼:“在一年左右的时间,碳酸锂的价格爆涨10倍,整车厂等价值链中下游企业都在为上游的矿主打工,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这种情况严重干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厂家尽管没有公开抱怨电池价格问题,但从陆续披露的财报看,纯电动车已经成为各家拖累利润增长,甚至是亏损的主要因素之一。综观电池价格对行业的影响,充分说明纯电动车产业是个规模成本型产业(规模越大成本越高),与燃油车的规模效益型产业(规模越大成本越)的发展规律是相反的,国家大幅补贴在推高电动车销量的同时,也进一步推高了电池价格。因此,纯电动车的市场规模的增长曲线在一路向上之后,在成本的压力下将掉头下行。

第四,电动车不具备产业安全性,中国可以选择其它技术路线,不可以电动车代替新能源。电动车价格上涨的原因是电池价格上涨,电池生产企业则抱怨锂矿价格飞涨,而我国的锂资源严重依赖进口,进口国是澳大利亚。即,一方面我们的电池产业已经金融化了,另一方面我们的锂资源完全受制于澳大利亚,而且是个外交关系不稳定的国家。作为一个大国,绝不能让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制于人。建国后,毛主席主张建立独立自主的汽车工业,才有了我国最初的汽车产业基础,经过几代领导人的持续支持,才有了今天相对独立的汽车工业体系。难道我们“换道超车”的结果是完全受制于人?是一个依赖性产业?

图片

第五,禁售燃油车祸国殃民!今年我国电动车的保有量还很少,但是因为受高温气候影响我们已经有3个省份限制电动车充电,如果电动车没有对电力供应构成影响,何至于限制充电?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差异巨大,旱涝灾害情况分布不均,电力在抗灾方面是基础性动力资源,更是国计民生的基础资源。如果电动车的发展对国家基础资源构成威胁,电动车的发展受到国家限制只是时间问题,因为电力资源增加的速度远不及电动车发展的速度。

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如果我们国家路上跑的都是电动车,一旦发生战争,首先被破坏的将是电网。那么,中国首先被瘫痪的就是以电动车为主的交通系统。从一战到二战,乃至正在发生的俄乌战争,燃油车都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没人使用电动车,禁售燃油车?这是要置国家于危难之中吗?

图片

第六,电池污染问题业界始终闭口不谈,废旧电池污染的是土壤和地下水系,污染在哪里发生,哪里的人民将被迫迁徙。如此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全世界至今无解,中国为什么非要发展电动车?有人辩称,电池可以梯次利用。但总要有最终报废那天吧,谁当最后的接盘侠?每年电动车将给我国带来几十万吨的废旧电池产生,谁来处理?如何处理?燃油车的污染确实有,但是可以解决的,电动车的污染目前是无解的,我们切不可打着新能源汽车的旗号祸国殃民、贻害子孙!

作为一家企业,在确定发展方向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资源在哪里、能力如何,以及失败的风险和退出问题,何况一个国家呢?目前我们对电动车的研讨都在技术能力、生产能力层面,很少谈及资源问题,而今出的问题恰在资源。我们很少谈及安全问题,但安全问题已经到了必须尽快解决的程度。“不思进先思退”这是战略决策中的常识,而推动电动化者从未讲过电池污染的处理问题。难道我们国家的战略决策还不如一个小老板的思维?电动车不是新能源的代名词,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不止一条,建议有关部门领导在汽车电动化问题上慎重思考,直面已经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做一个对国家、对子孙万代负责任的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