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亟待深化
2023-07-28 10:23:19 创始人 0次 我有话说

来源:中国经济报

微信图片_20230728100858

继2022年天然气消费首次出现负增长后,2023年上半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重回正增长。当前国际市场天然气价格已呈现出宽幅波动的趋势,中国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超过四成,需要持续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提升供应保障能力,并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天然气消费量重回正增长

  国家能源局日前对外披露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3)》称,2023年上半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194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6%,预计2023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3850亿—39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5%—7%。与2022年的数据形成鲜明对比,当年中国天然气首次出现负增长,全年消费量3646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郭焦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天然气产业仍然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今后几年,预计中国天然气年需求增量在200亿—300亿立方米,主要增长领域包括城市燃气、工业用气、发电用气。未来中国天然气可持续发展主要得益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保障能源安全需要—碳达峰碳中和需要”这一“可能三角”因素驱动。
  
  上半年,国际天然气市场受采暖季气温偏暖、欧美地下储气库库存高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供需紧张形势显著缓解,乌克兰危机等地缘政治对国际能源市场影响的边际效应减弱,当前国际天然气现货及中远期期货价格均已恢复至乌克兰危机前水平。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吕建中对本报记者分析,中国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40%,需要考虑走“资源约束型”发展之路,即根据资源量控制消费量增长,重点做好天然气消费和利用的结构优化。近年来爆发的欧洲能源危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天然气供应短缺、气价暴涨,中国的天然气发展不能走大规模进口、对外依存度过高的老路。尽管目前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还不到10%,但冬季保供的压力大,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容易影响能源安全。

深化市场化改革  

  不久前举行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石油天然气市场体系改革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等重磅文件,强调要加强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包括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强化分领域监管和跨领域协同监管,规范油气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深化储备体制改革,发挥好储备的应急和调节能力等。
  
  吕建中坦言,中国的油气体制要坚定不移走市场化改革道路,特别是在市场体系改革上下更大的功夫。《实施意见》表明,天然气价格改革是重点,而建立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又是关键一环。要让价格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既能调动生产供应部门的积极性,也能调节市场需求、优化利用结构。
  
  “中国作为天然气的生产国和消费国,首先要形成反映本国市场关系的价格。目前国内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没有完全反映国内供需关系,属于进口传导式价格形成机制,或者说是被动接受型的接轨价格,价格形成机制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其次,要有利于上游开放和矿权流转,尤其是国内有多种天然气资源,比如常规天然气、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等,如何促进不同气源的协同发展,需要上游进一步开放,做好多矿种的混合开发,既要发挥好国有企业的主渠道作用,也要调动城市燃气和民营企业的积极性。最后,管网公司独立之后,在推进存量资产和体制整合上有较大进展,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管网投资建设推进力度不大。需要在管网的建设上加大力度,特别是储备能力的建设,要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由谁负责建设、如何统一管理等问题。总而言之,需要通过改革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吕建中说。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戴厚良表示,要深化石油天然气市场体系改革,围绕加强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矿权管理,增强天然气储备和调峰保障能力,加快炼化业务转型升级,推进支持服务业务专业化发展。
  
  郭焦峰指出,中国天然气产业市场化改革已取得明显进展,下一步还要继续稳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尽快建立天然气(或液化天然气)期货交易市场,完善储气价格形成机制,全面放开竞争环节天然气价格,加快建立完善管网等储运环节的科学运行机制并强化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