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航运业正大力推进绿色替代燃料应用。相比传统燃料,可再生甲醇在生命周期评估(LCA)中可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高达95%,且作为常温液体燃料,相比LNG、氨、氢等更具安全性,已成为航运业未来新型绿色燃料的一种发展方向。
今年3月,中远海控与中远海运重工签署了2艘13800TEU和2艘20000TEU现有集装箱船甲醇双燃料改造合同,这是全球首例同时进行MAN主机和WARTSILA副机双燃料改造项目。
而此前,中远海运集团下属主营船队已签订多艘甲醇燃料船舶建造订单,包括中远海控4艘在建16000TEU和12艘24000TEU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舶;中远海运能源签订3艘11.4万吨阿芙拉型绿色甲醇双燃料原油运输船、2艘巴拿马型甲醇Ready原油船以及1艘MR型甲醇Ready成品油/原油船建造合同;中远海运散运订造了两艘32.5万吨甲醇双燃料动力大型矿砂船,其首制船预计于2026年第四季度交付运营,届时将成为全球最早实际投入运营的大型甲醇双燃料动力矿砂船。
根据克拉克森(Clarksons)出示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新造船订单中,共有539艘船舶采用替代燃料,总吨位占当年所有新造船订单的45%,其中包括130艘甲醇动力船,总吨位约占总订单量的13%,仅次于液化天然气(LNG)动力船。
2023年以来甲醇燃料船订单增速已超过LNG动力船,甲醇已成为船舶未来燃料的重要选项。
甲醇是如何走进人们视野的?
2020年以来,“脱碳”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无法绕行的话题。航运业也对未来燃料选择进行了积极研究,包括氢、氨、甲醇、LNG、电能等多种能源形式都得到了航运业的广泛关注和大胆尝试。
在2023年7月举行的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 80)会议上,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了《IMO2023年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该战略为国际航运业的温室气体减排工作设定了新的愿景目标及指标性校核点。
在《IMO2023年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的指引下,IMO发布并实施了很多航运相关低碳政策,推动航运业温室气体减排,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甲醇燃料的主要特性
甲醇(Methanol)又称羟基甲烷,因在干馏木材中首次发现,故又称“木醇”或“木精”。甲醇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沸点为64.7℃,常温下呈液态。作为燃料,甲醇燃烧后会形成水与少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颗粒物几乎没有。使用甲醇燃料的发动机燃烧也更充分,几乎不产生积碳。热值上,2升甲醇等效1升异辛烷(可以看成100号标准汽油)。
与航运业的传统燃料及其他替代燃料相比,甲醇在SOx、NOx以及可吸入颗粒物(PM)方面减排方面效果显著,仅次于目前炙手可热的氢与氨。从全生命周期考虑,通过绿色方式(生物质或绿色电制)制取甲醇,在减碳效果方面几乎与氨和氢具备同样的效果。
中国船燃牵头发起的《船用甲醇燃料水上加注规程》《船用甲醇燃料》两个团体标准于2023年9月25日在第十五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上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
甲醇具备明显优势的方面是:甲醇在常温下呈液态,这与液氢(-253℃)、LNG(-162℃)、LPG(-42℃)、液氨(-33℃)等需要低温或者极低温才能保持液态的燃料相比,在储运及建设加注网络方面将具备无以伦比的优势。
在航运界比较关心的能量密度和所需仓容方面,甲醇的质量能量密度和体积能量密度都比较低,与燃油比较,甲醇提供相同能量所需舱容是燃油的2.27倍(LNG所需舱容为燃油的1.6倍,氢为4.2倍),但与氨、氢相比,可以常温储存。
甲醇燃料的生产现状
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加压催化氢化法合成甲醇,天然气、煤、焦炭、煤层气、石脑油、重油等都可以成为制取甲醇的原料。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国。2023年,我国甲醇产能达到10131.5万吨/年,产量约8424万吨,表观消费量为9334万吨,进口量为1455.9万吨,进口量创历史新高。预计2024年,国内甲醇需求大概率稳中有升。中国已成为全球上最大的甲醇生产国和消费国。
2023年9月20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关于开展绿色甲醇产业链建设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国内首个涵盖生产、运输、加注、认证等各个环节的船用绿色甲醇全产业链项目,已进入实际建设阶段,为航运业的新能源应用和绿色转型,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2023年12月29日,中远海运国际香港、上港能源、吉电股份成立绿色甲醇合资公司。新合营企业专注于包括绿色甲醇在内的可再生燃料的投资平台,将进一步服务船用可再生燃料布局与推动能源转型。
从价格上看,目前绿氢制备的“绿色甲醇”供应还未成规模,再加上同等热值相对于两倍燃油的用量,成本会更高。
目前生产甲醇的工艺重要是天然气制甲醇,还是会有二氧化碳的排放。目前业界普遍认为,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的氢气与绿色碳源反应生成的甲醇,才被称为“绿色甲醇”。绿色碳源包括由秸秆、城市垃圾废弃物等制取的二氧化碳。
甲醇作为未来替代燃料的前景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报告《到2050年实现航运业脱碳的途径》认为的,最适合国际航运的可再生燃料是甲醇和氨。由于工业界还在努力攻克氨燃料的毒性、低热值和加注等问题,使得甲醇正在迅速发展成为当下最可行、排放较少且成本最低的一种船用燃料替代品。
随着氮氧化物减排技术的发展,与LNG相比,甲醇的“缺点”已有所减少;相反,使用LNG所需的高压、超低温维持设备的缺点正在凸显。因为甲醇在一般的大气压和常温下也能维持液体状态,不需要低温设备,很容易安全存储和运顺,对港口及船舶现有燃料供应相关基础设施进行简单的改造后即可采用,改装和新造醇基燃料动力船比LNG更简单也更便宜。
此前,清洁能源金融服务商Longspur Research发布的报告《甲醇和航运》,从减排能力、能源密度、成本、易用程度四方面对比不同船用燃料,因甲醇技术成熟、基础设施改造难度小费用低、使用安全、加注便利、成本低,被综合判定为目前海事业船用绿色燃料的最佳选择。(来源:中国远洋海运报)
图片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