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料突围到海外布局:中国绿色甲醇与SAF产业崛起之路
2025-07-09 13:48:19 创始人 0次 我有话说

在全球碳中和目标推动下,绿色甲醇(Green Methanol)和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方向。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正加速布局绿色甲醇与SAF产业,但面临原料供应、技术成本等挑战。如何破解原料瓶颈,并通过东南亚布局实现产业升级,成为当前战略重点。图片

一、绿色甲醇与SAF的市场潜力

1. 绿色甲醇:航运与化工脱碳的关键

绿色甲醇(由生物质、绿氢+CO₂等可再生资源制取)是航运业脱碳的核心燃料。国际海事组织(IMO)的碳减排政策推动全球航运业加速采用绿色甲醇燃料,预计到2030年,全球需求将突破1000万吨。

2. SAF:航空业的“绿色翅膀”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要求2050年航空业实现净零排放,SAF(可持续航空燃料)成为关键路径。目前全球SAF产能仍不足,中国若能抢占市场,将在全球航空脱碳竞争中占据优势。

二、中国绿色甲醇与SAF产业的原料瓶颈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中国发展绿色甲醇与SAF仍面临核心挑战——原料供应不足。

1. 生物质原料受限

  • 国内秸秆、林业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分散,收集成本高。

  • 粮食安全问题限制玉米、甘蔗等传统生物燃料原料的使用。

2. 绿氢与CO₂供应不足

  • 绿氢依赖可再生能源电解水,但中国风光资源分布不均,绿氢成本仍较高。

  • 工业CO₂捕集技术(CCUS)尚未大规模商业化,CO₂来源受限。

3. 废弃物原料开发不足

  • 餐厨废油、城市垃圾等废弃物制SAF技术仍待突破,回收体系不完善。

三、破解原料瓶颈的三大路径

1. 国内:建立多元化原料供应体系

  • 生物质能优化:推动农业废弃物高效收集,发展纤维素乙醇技术。

  • 绿氢+CCUS规模化:在西北、华北风光富集区建设绿氢基地,配套CO₂捕集设施。

  • 废弃物能源化:完善餐厨废油回收网络,支持垃圾制燃料技术研发。

2. 技术突破:降低生产成本

  • 加快电制甲醇(e-Methanol)、生物质气化等技术创新,提高转化效率。

  • 政策扶持:通过碳定价、补贴等方式降低绿色燃料成本。

3. 国际布局:东南亚原料供应链

东南亚拥有丰富的棕榈油副产品、甘蔗渣等生物质资源,且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较低。中国可通过:

  • 投资建厂:在印尼、马来西亚布局生物燃料生产基地。

  • 原料进口合作:与东南亚国家签订长期供应协议,保障原料稳定。

  • 技术输出:帮助当地提升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实现双赢。

四、东南亚布局的战略意义

  1. 降低原料成本:利用东南亚生物质资源,弥补国内供应缺口。

  2. 规避贸易壁垒:欧盟等市场对SAF和绿色甲醇需求旺盛,东南亚生产可避免高额碳关税。

  3. 地缘经济影响:加强中国在亚太绿色能源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五、未来展望

中国绿色甲醇与SAF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政策支持(如《“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和市场驱动下,未来5-10年将迎来爆发增长。通过国内原料优化+东南亚供应链布局,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绿色燃料的重要供应国,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标实现。

绿色甲醇与SAF不仅是能源革命的关键,更是中国在全球绿色经济竞争中抢占制高点的战略产业。破解原料瓶颈、布局东南亚,将是中国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路径。未来,谁掌握绿色燃料供应链,谁就能在零碳时代占据先机!